红旗渠位于【yú】河南【nán】林州,被称为【wéi】世界水利第八大奇迹。上世【shì】纪60年代,历经十年奋战,林县人民在崇山峻【jun4】岭中凿出了一条三千公里的人造天河,不仅结束了林州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历史,也正是在红旗渠精神的感召下,当代的林州人民谱写了“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福太行”的壮丽篇章。今天的红旗渠已不仅仅是一项单纯的水利工程,更【gèng】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象征之魂。

***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致辞
***商务【wù】部原副部长魏建国在致辞中以三个小故事讲述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de】强大作用力。他说,当代的全球竞争已经上升到了文化实力【lì】的竞争,任何产品要取得蓬勃的发【fā】展必须【xū】要有强有力的文化及精神支撑。而红旗渠精神作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体现作用还远远未被挖掘出来,这次文化节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一个平台是否成功,就看世界能否因它而改变,就像不能【néng】小看当初的林州人【rén】一样,我们也不能小看任何一个可以作用世界文化格局的开始,而红旗渠文化节,值得世界为之改变!

天和集团董事长徐哲峰发言
天和集团董事长【zhǎng】徐哲峰作为被红旗【qí】渠精神作用的一代人,也作为河南省本土企业家代表在致辞中深情的说:“企业家是现代文明社会的中流砥【dǐ】柱,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负有重大的责【zé】任。因此,企业家要有很高的境界,有道德,讲信用,效忠于人民,能够认识到做企业不仅仅是为了个人,更是为了未来【lái】的发展。红旗渠的故事是我从小听到大的故事,红旗渠精神【shén】是镌刻在太行山岩上的一座奋斗精神的丰碑,是激励后人不断进取、勇于担当的参照。作为一个【gè】农民企业家,虽然我力量微薄,但我一直谨记红旗渠的十六字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继续发【fā】光发热,为红旗渠精神的弘扬,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做出自己的贡献!

红旗渠文化节发起人赵国庆发言
“红旗渠不【bú】仅仅是一种精神符【fú】号,更是顶天立地的文化符号,这些年,我一直在尽力将这个符号推出去,将中国人自强不息,敢与天斗的感人事迹弘扬出去,我们感激这来自天堂的水,更要【yào】终生铭记那些为这水付出了生命和血汗的人们!”红旗渠文【wén】化节发起人赵国庆的发言感动了在场所有人。
红旗渠的总设计师原林县县委书记杨贵今年已90岁高龄,由于身体原因不能亲临发【fā】布会现场,但他为此次发布会特意录制了VCR讲述了那段【duàn】难忘的岁【suì】月,高度评价了红旗渠文化节在红旗渠【qú】精神的弘扬上将会起到的作用,并衷心祝贺首届红旗渠文化节成功。

领导和嘉宾共同启动启动仪式
信息链接:红旗渠工程于1960年2月动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完成,历时近十年。该工程共削平了1250座山【shān】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dòng】,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qì】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红旗渠总干渠全长70.6公里。1997年被中宣【xuān】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16年,红旗渠获批旅游景区;2017年,红旗渠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红旗渠【qú】工程被称为世界水利第八大奇迹,印证了当代中国人的理想信念和不懈追求。今天的红旗【qí】渠正以“自【zì】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成为新时代民族精神的象征。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zhǐ】出:“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